高山姬鼠

详情特征
全名:高山姬鼠
别名:齐氏姬鼠、西南姬鼠
原产地:中国
宠物的形态特征
高山姬鼠体形略大,体重平均39.34g,头体长平均105.88mm,尾长平均88.48mm,占头体长的83.57%。耳小,平均长15.59mm,向前折达不到眼角。 [2]
高山姬鼠体背及四肢外侧呈赭褐色而偏赤,其间杂有黑毛并向背中线密集,致色更深暗,但不形成黑线,毛基深灰。眼周毛色鲜淡,大多数个体构成淡色环。耳壳两面均被短毛,与附近的颜色一致。下体从颏到肛门,包括四肢内侧毛白色而带深灰毛基;体侧未见黑毛参杂故色鲜艳。足背灰白。尾二色,从黑棕渐转向白色的腹面;尾毛短细而疏,未能遮盖鳞环。有些个体的尾基及四肢内侧背腹交界处有鲜艳橙黄毛区。 [2]
高山姬鼠颅骨为该属中较大者,颅全长平均28.33mm。颅顶前额微凸,眶上脊明显,从眶间作弧形向顶骨延伸成颞脊,再后延达顶骨外缘的中央;鼻骨与额骨连接处有纵行的微凹。门齿孔短宽,其长5.61mm,后缘刚达第1上臼齿前缘横线。腭长平均12.84mm,后缘超过第3上臼齿的后缘横线。听泡中等,听泡长不低于5.3mm。 [2]
高山姬鼠第1上臼齿齿冠长等于第2上臼齿加第3上臼齿的和,3横脊各有3个齿突,各横脊的中央齿突最大,位置颌前,舌缘3齿突明显,t1后移;有些个体在后跟外有副齿突(t9外),以幼体更明显。第2上臼齿舌缘的3个齿突发达,前外角没有齿突(t3),后外角(t9)退化但还留下纤细的小尖。第3上臼齿舌缘齿突成2叶。 [2]
高山姬鼠体背及四肢外侧呈赭褐色而偏赤,其间杂有黑毛并向背中线密集,致色更深暗,但不形成黑线,毛基深灰。眼周毛色鲜淡,大多数个体构成淡色环。耳壳两面均被短毛,与附近的颜色一致。下体从颏到肛门,包括四肢内侧毛白色而带深灰毛基;体侧未见黑毛参杂故色鲜艳。足背灰白。尾二色,从黑棕渐转向白色的腹面;尾毛短细而疏,未能遮盖鳞环。有些个体的尾基及四肢内侧背腹交界处有鲜艳橙黄毛区。 [2]
高山姬鼠颅骨为该属中较大者,颅全长平均28.33mm。颅顶前额微凸,眶上脊明显,从眶间作弧形向顶骨延伸成颞脊,再后延达顶骨外缘的中央;鼻骨与额骨连接处有纵行的微凹。门齿孔短宽,其长5.61mm,后缘刚达第1上臼齿前缘横线。腭长平均12.84mm,后缘超过第3上臼齿的后缘横线。听泡中等,听泡长不低于5.3mm。 [2]
高山姬鼠第1上臼齿齿冠长等于第2上臼齿加第3上臼齿的和,3横脊各有3个齿突,各横脊的中央齿突最大,位置颌前,舌缘3齿突明显,t1后移;有些个体在后跟外有副齿突(t9外),以幼体更明显。第2上臼齿舌缘的3个齿突发达,前外角没有齿突(t3),后外角(t9)退化但还留下纤细的小尖。第3上臼齿舌缘齿突成2叶。 [2]
宠物的性格特点
高山姬鼠一般一雌一雄成体或和它们的幼仔居住在一起,无贮粮习性,喜食种子食物,繁殖期为5-11月
宠物的喂食要点
高山姬鼠在农作区主要取食粮食作物,特别喜食稻谷、玉米、花生、红薯、荞麦、南瓜等。非农作区则以草籽、树种子及果实为食。高山姬鼠占着有利的自然环境,食物终年不缺。喜食种子食物,很少取食植物绿色部分
宠物的生活环境
高山姬鼠多栖于海拔800-2000m的农作区、桦杉针阔混交林及灌丛、林区人房,喜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作为栖息位点。 [3]